联系我们 / CONTACT


15884730808
- 手机:15884730808
- 邮箱:DCWM112233@163.com
- 地址:达州市达川区草街子二组23号
达川乌梅,“一二三”齐步走!
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有一座山,叫乌梅山,因山得名的村叫乌梅山村。这里世代种梅,至今仍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梅树1500余株。近年来,当地发展乌梅产业,以乌梅山原生资源地为核心,辐射至全区,种植面积达6.2万亩,年产乌梅3.5万吨。
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有一座山,叫乌梅山,因山得名的村叫乌梅山村。这里世代种梅,至今仍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梅树1500余株。近年来,当地发展乌梅产业,以乌梅山原生资源地为核心,辐射至全区,种植面积达6.2万亩,年产乌梅3.5万吨。
乌梅本为青梅,成熟后青中带黄,炙后呈乌黑,故称乌梅。乌梅入药历史悠久,达川乌梅因其枸橼酸含量高达29.4%而居我国前列。深加工乌梅所产生的附加值不可估量,达川区近年来在乌梅干、乌梅饮料、乌梅酒、乌梅洗涤用品等方面均有涉足。
每年冬日时节,乌梅山万亩梅林更是呈现出一片花海。当地在产业发展之初便将园区与景区同步建设,并将临近景点串联成线,乡村旅游日渐红火。每年百万人次游客量所创造的1亿元旅游收入,让当地村民因梅致富的故事频频传出。
家家种乌梅,代代有钱挣
在百节镇乌梅山村,记者见到两株古梅树,树高20余米,枝干粗壮,浓密的叶子间结满青青的梅子。两株古梅一株为“梅帝”,一株为“梅后”,据记载已有600年历史。“如今这万亩梅林,甚至全区乌梅都是其‘子子孙孙’。”乌梅山村党总支书记谢先均说。
乌梅遍布达川区,主要集中在百节、景市、罐子3个乡镇,达川区中药材(乌梅)现代农业园区涵盖百节、景市2个镇6个村,乌梅种植面积1.2万亩,仅乌梅山村就有5600余亩。“我们村是家家户户世代种梅,农户至少的有两三亩,至多的有七八亩。”谢先均说。
除了农户家家种梅外,还有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村集体及加工企业建的基地。乌梅一般3年初挂果,8年进入盛产期,如果标准化、精细化管理,盛产期亩产7000斤左右,按目前落地收购价每斤1元计算,亩产值可达7000元。非标准化、精细化管理,亩产值则会低些。
就产业情况来看,产值不算高,除去成本利润也不多,且回报周期长,为什么大家还热衷于种植乌梅呢?谢先均告诉记者:“其优势在于一旦投产后,后期投入则较少,而且省工省力,产品不愁销,随着树木生长,收益越来越高,算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遗产。”
更为关键的是,当地倡导“乌梅+”,开展标准化种植,每亩40株,树间空隙大,未投产前可套种粮油作物,投产后可套种其他中药材,还可进行林下养鸡。乌梅山村集体种植乌梅800亩,今年初挂果,前3年春季套种油菜,夏秋季套种大豆、玉米,均获得了较**。
当地目前比较普遍的是套种中药材,艾草、青蒿、淫羊藿、栀子等都可以。园区与西南科技大学、成都中医药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,长期有专家团队驻扎,指导林下套种中药材。以种艾草为例,平均每亩可增加纯收入1500元以上,生产的用于足疗的艾草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